發(fā)行時間1960年4月4日
全套2枚 面值0.16元
(265)8分 中匈兩國友好團結 800萬枚
(266)8分 匈牙利人民共和國國會大廈 800萬枚
郵票規(guī)格 36×25.5毫米
郵票版別 影寫版
齒孔度數(shù) P11×11.5
整張枚數(shù) 50枚(5×10)
郵票設計 鐘靈
雕刻師 劉碩仁
印刷廠 北京郵票廠
最新價格:http://www.lhslifeathomeservices.com/collectionproduct-148.html
匈牙利國家的形成起源于東方游牧民族──馬扎爾游牧部落,公元9世紀時他們從烏拉爾山西麓和伏爾加河灣一帶向西遷徙,公元1000年,圣·伊斯特萬建立封建國家,成為匈第一位國王。
15世紀下半葉馬加什國王統(tǒng)治時期是匈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。第一次世界大戰(zhàn)后奧匈帝國解體。1918年11月匈宣布成立第二個資產(chǎn)階級共和國。
1919年3月21日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成立,同年8月被帝國主義干涉者聯(lián)合武裝進攻所顛覆,恢復了君主立憲政體,開始了霍爾蒂的法西斯統(tǒng)治。1945年4月蘇聯(lián)紅軍在匈牙利人民配合下解放了匈全境,1946年2月宣布廢除帝制成立匈牙利共和國,1949年8月20日成立匈牙利人民共和國并頒布新憲法。1989年10月23日,根據(jù)憲法修正案,決定將匈牙利人民共和國改稱匈牙利共和國。
匈牙利國旗由紅、白、綠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相連而成。紅色象征愛國者的熱血,還象征國家的獨立和主權;白色象征和平,代表人民追求自由和光明的美好愿望;綠色象征著匈牙利的繁榮昌盛,象征人民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。
全套郵票共兩枚。
(268)中匈友好 8分 彩色
郵票圖案為中國的天安門和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的自由女神雕像,背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匈牙利人民共和國國旗。
(269)匈牙利國會大廈 8分 彩色
郵票主圖是布達佩斯的國民議會大廈,郵票底色為流經(jīng)匈牙利的多瑙河的水色。
發(fā)行時間2015年4月4日
全套6枚 面值7.20元
(6-1) 1.20元 湯顯祖 1644.22萬枚
(6-2) 1.20元 馮夢龍 1559.74萬枚
(6-3)1.20元 蒲松齡 1568.06萬枚
(6-4) 1.20元 洪 昇 1576.38萬枚
(6-5) 1.20元 孔尚任 1588.86萬枚
(6-6) 1.20元 曹雪芹 1945.66萬枚
郵票規(guī)格 50×30毫米
郵票版別 膠雕套印
齒孔度數(shù) 13度
整張枚數(shù) 16枚
整張規(guī)格 240×150毫米
防偽方式 防偽紙張、防偽油墨、異形齒孔、熒光噴碼
發(fā)行量 1559.74萬套
郵票設計 高云
雕刻者 董琪、李昊、原藝珊、于雪、徐喆、劉博
印刷廠 北京郵票廠
最新價格:http://www.lhslifeathomeservices.com/collectionproduct-133358.html
在我國長期的歷史發(fā)展中,有許多致力于文學創(chuàng)作的文學家。他們以語言文字為工具,刻畫社會生活,塑造人物形象,描繪故事情節(jié),他們對于中華民族的文化建設,對于中國古老文明歷史的創(chuàng)造和發(fā)展,都作出了重大貢獻。我國歷史悠久,文學傳統(tǒng)濃厚,文學大家不勝枚舉,風格各異。古代文學家用他們深邃的思想、超凡的智慧和不懈的追求,在中國文化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濃重的色彩,把中國古典文學推向一個又一個高峰?v觀中國文學發(fā)展史,唐詩、宋詞、元曲、明清小說,都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。明清兩代,中國古典文學以小說、戲劇最為繁榮。
2015年4月4日,為弘揚中華民族文學史,中國郵政發(fā)行了《中國古代文學家(四)》紀念郵票,全套6枚。
(6-1) 湯顯祖
主圖描繪了湯顯祖撫琴沉思的形象,背景扇面為《牡丹亭》里面人物白描畫。
湯顯祖(1550年~1616年),中國明代末期戲曲劇作家、文學家。字義仍,號海若、清遠道人,晚年號若士、繭翁。漢族,江西臨川人。明嘉靖二十九年(1550年)生于書香門第,從小天資聰穎,刻苦攻讀,5歲時進家塾讀書,12歲能詩,14歲便補了縣諸生。21歲中了舉人。他不僅于古文詩詞頗精,而且能通天文地理、醫(yī)藥卜筮諸書。他不但愛讀“非圣”之書,更廣交“氣義”之士,通過積極的社會活動,鑄就了正直剛強,不肯趨炎附勢的品格。34歲中進士,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、詹事府主簿和禮部祠祭司主事。明萬歷十九年(1591)他目睹當時官僚腐敗憤而上《論輔臣科臣疏》,觸怒了皇帝而被貶為徐聞典史,后調任浙江遂昌縣知縣,一任五年,政績斐然,卻因壓制豪強,觸怒權貴而招致上司的非議和地方勢力的反對,終于萬歷二十六年(1598)憤而棄官歸里。家居期間,一方面希望有“起報知遇”之日,一方面卻又指望“朝廷有威風之臣,郡邑無餓虎之吏,吟詠升平,每年添一卷詩足矣”。后逐漸打消仕進之念,潛心于戲劇及詩詞創(chuàng)作。其戲劇作品《還魂記》、《紫釵記》、《南柯記》和《邯鄲記》合稱“臨川四夢”,其中《牡丹亭》(還魂記)是他的代表作。這些劇作不但為中國人民所喜愛,而且已傳播到英、日、德、俄等很多國家,被視為世界戲劇藝術的珍品。湯氏的專著《宜黃縣戲神清源師廟記》也是中國戲曲史上論述戲劇表演的一篇重要文獻,對導演學起了拓荒開路的作用。湯顯祖還是一位杰出的詩人。其詩作有《玉茗堂全集》四卷、《紅泉逸草》1卷,《問棘郵草》2卷。在戲曲史上,和關漢卿、王實甫齊名,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都有著重要的地位。
(6-2) 馮夢龍
主圖描繪了馮夢龍手拿扇子單腳盤坐的形象,背景扇面為《古今小說》里面人物白描畫。
馮夢龍(1574年~1646年),明代文學家、戲曲家。字猶龍,又字公魚、子猶、耳猶,號龍子猶、墨憨齋主人、吳下詞奴、姑蘇詞奴、前周柱史、顧曲散人、綠天館主人等。漢族,南直隸蘇州府長洲縣(今江蘇省蘇州市)人,生于1574年(明萬歷二年),出身名門世家,同其兄畫家馮夢桂、其弟詩人馮夢熊并稱“吳下三馮”。直到崇禎三年(1630年),他五十七歲時,才補為貢生,次年破例授丹徒訓導,崇禎七年(1634年)升任福建壽寧知縣,曾編過當?shù)氐姆街尽秹蹖幋尽。四年以后回到家鄉(xiāng)。清順治三年(1646年)春憂憤而死。他的作品比較強調感情和行為,最有名的作品為《古今小說》(喻世明言)、《警世通言》、《醒世恒言》,合稱“三言”,三言與凌濛初的《初刻拍案驚奇》、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合稱“三言兩拍”,是中國白話短篇小說的經(jīng)典代表。馮夢龍以其對小說、戲曲、民歌、笑話等通俗文學的創(chuàng)作、搜集、整理、編輯,為我國文學做出了獨異的貢獻。
(6-3) 蒲松齡
主圖描繪了蒲松齡坐在竹榻上的形象,背景扇面為《聊齋志異》里面人物白描畫。
蒲松齡(1640-1715),清代文學家、小說家。漢族,山東淄川(今山東淄博市淄川區(qū))城外蒲家莊人。字留仙,又字劍臣,號柳泉居士,世稱聊齋先生,自稱異史氏。出身沒落地主家庭,19歲應童子試,接連考取縣、府、道三個第一,名震一時。補博士弟子員。以后連續(xù)四次參加舉人考試而全部落榜。直到72歲赴青州補為貢生。為生活所迫,他除了應同邑人寶應縣知縣孫蕙之請,為其做幕賓數(shù)年之外,主要是在本縣西鋪村畢際友家做塾師,舌耕筆耘,近42年,直至1709年方撤帳歸家。1715年正月病逝,享年76歲。著有文言文短篇小說集《聊齋志異》,是中國古代文言小說的翹楚。所著又有文集13卷,400余篇;詩集6卷,1000余首;詞1卷,100余闋;戲本3出及關于農業(yè)、醫(yī)藥等通俗讀物多種。
(6-4) 洪昇
主圖描繪了洪昇手拿蒲扇和書稿倚在巖石上的形象,背景扇面為《長生殿》里面人物白描畫。
洪昇(1645年~1704年),清代著名戲曲家、詩人。字昉思,號稗畦、稗村,別號南屏樵者。漢族。浙江錢塘(今浙江杭州)人,1645年生于世宦之家,康熙七年(1668年)北京國子監(jiān)肄業(yè),二十年均科舉不第,白衣終身。代表作《長生殿》歷經(jīng)十年,三易其稿,于康熙二十七年(1688年)問世后引起社會轟動。次年因在孝懿皇后忌日演出《長生殿》,而被劾下獄,革去太學生籍,后離開北京返鄉(xiāng)。晚年歸錢塘,生活窮困潦倒?滴跛氖(1704年),曹寅在南京排演全本《長生殿》,洪昇應邀前去觀賞,事后在返回杭州途中,于烏鎮(zhèn)酒醉后失足落水而死。洪昇的戲曲著作有九種,除《長生殿》外,還有《回文錦》、《回龍記》、《錦繡圖》、《鬧高唐》、《節(jié)孝坊》、《天涯淚》、《青衫濕》、《長虹橋》。現(xiàn)存《長生殿》和雜劇《四嬋娟》兩種。另有《稗畦集》、《稗畦續(xù)集》、《嘯月樓集》等詩集。以劇本《長生殿》聞名天下,與《桃花扇》作者孔東塘齊名,有“南洪北孔”之稱。
(6-5) 孔尚任
主圖描繪了孔尚任坐著在扇子上作詩的形象,背景扇面為《桃花扇》里面人物白描畫。
孔尚任(1648~1718年),清代著名戲曲家、詩人。漢族,山東曲阜人,孔子六十四代孫。字聘之,又字季重,號東塘,別號岸堂,自稱云亭山人。早年考取秀才,后來避亂隨父在石門山中讀書。繼承了儒家的思想傳統(tǒng)與學術,自幼即留意禮、樂、兵、農等學問,還考證過樂律,為以后的戲曲創(chuàng)作打下了音樂知識基礎?滴醵(1681年)用田產(chǎn)捐國子監(jiān)生?滴醵(1683年),參加修編《孔氏家譜》及《闕里志》,并訓練禮生、樂舞生,監(jiān)造禮樂祭器。三十七歲前,在家過著養(yǎng)親、讀書的生活。1684年康熙南巡北歸,特至曲阜祭孔,37歲的孔尚任在御前講經(jīng),頗得康熙的賞識,破格授為國子監(jiān)博士,赴京就任。三十九歲,奉命赴江南治水,歷時四載。康熙二十九年(1690年),奉調回京,歷任國子監(jiān)博士、戶部主事、廣東司外郎?滴跞四(1699年),52歲終于寫成了《桃花扇》。次年三月,被罷官后在京賦閑兩年多,接著回鄉(xiāng)隱居?滴跷迨吣(1718年)這位享有盛譽的一代戲曲家,在曲阜石門家中與世長辭,年70歲。他的作品還有和顧采合著的《小忽雷》傳奇及詩文集《湖海集》、《岸堂文集》、《長留集》等,均傳世。世人將他與《長生殿》作者洪昇并論,稱“南洪北孔”。
(6-6) 曹雪芹
主圖描繪了曹雪芹手拿書籍坐在巖石上的形象,背景扇面為《紅樓夢》里面人物白描畫。
曹雪芹(約1715~約1763),名霑,字芹圃,號芹溪,夢阮,清代著名小說家,祖籍遼陽。曹雪芹是內務府漢軍旗人,出身“百年望族”的大官僚地主家庭。曹雪芹素性放達,愛好廣泛,對金石、詩書、繪畫、園林、中醫(yī)、織補、工藝、飲食等均有所研究。他以堅韌不拔的毅力,披閱十載,增刪五次創(chuàng)作了長篇小說《紅樓夢》,其內容豐富,思想深刻,藝術精湛,規(guī)模宏大、結構嚴謹、情節(jié)復雜、描寫生動,塑造了眾多具有典型性格的藝術形象,堪稱中國古代長篇小說的高峰,在世界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曹雪芹為中華民族、為世界人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(chǎn)和精神財富,不僅對后世作家的創(chuàng)作影響深遠,而且在繪畫、影視、動漫、網(wǎng)游等領域產(chǎn)生了大量優(yōu)秀衍生作品,學術界、社會上圍繞《紅樓夢》作者、版本、文本、本事等方面的研究與談論甚至形成了一種專門的學問——紅學。
本套郵票采用中國傳統(tǒng)的工筆技法,線條流暢而遒勁,畫面古雅而細膩。作者以其對古代文人形象氣質的研究感悟,嚴謹求實的態(tài)度,清新俊逸的筆墨,將六位明清文學家的形象展現(xiàn)得生動而傳神。
郵票背景中的扇面上還若隱若現(xiàn)展示了大師們的代表作品,畫風清新俊逸,版式獨具匠心。郵票兩邊齒孔中間一個為橢圓形齒孔。